跳到主要内容
博世在中国

溯教育本源

项目周期:2013-2023

项目金额:人民币50万元

项目伙伴:邛崃市教育局、邛崃市博世太和九年制学校

目标人群:学校贫困生,优秀学生,优秀教师

项目概述:该项目旨在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爱山区贫困儿童,鼓励优秀学生和激励乡村老师扎根山区,创造更为优秀的教学业绩。连续十年,每年博世拨款5万,其中2万资助贫困学生,1万资助成绩优秀的学生,2万用于奖教金的颁发。

邛崃市博世太和九年制学校博世奖/助学金,奖教金项目

项目周期:2021.09-2023.03

项目金额:人民币50万元

项目伙伴:广东省千禾社区公益基金会

目标人群:社区流动儿童

项目愿景:建设公正、关爱和可持续的社区

项目概述:该项目旨在通过动员和发展流动儿童聚居社区内生力量的方式,为流动儿童增加教育资源供给,回应其教育公平问题,让流动儿童成为在社区中成长为有行动力、有责任心、有幸福感的人。首先,通过“橙汁书袋”活动来动员社区支教志愿者,并发展社区支教队。其次,联合社区支教队一起研发社区为本的课程,充分使用社区本地资源,让流动儿童通过社会化学习来提升其社会情感能力。此外,社区支教队还将承担社区动员工作,让更多社区居民也参与到社区互助教育中来。

流动儿童社区教育项目

项目周期:2023.05-2024.08

项目金额:人民币85万元

项目伙伴:上海益优青年服务中心,深圳市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

目标人群:约6,000名高职院校学生与老师

项目愿景:培养符合行业和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为中国制造业的繁荣发展助力

项目概述:该项目是2023年由博世中国慈善中心、上海益优青年服务中心、深圳市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共同发起的一个公益项目。项目通过整合博世集团内部与职业教育相关的优质资源,以三方共创形式设计校企合作的线上线下课程,对高职院校师生进行培训,邀请高职院校师生线下走访博世等形式,使高职院校师生加强对工业互联、智能制造等新兴方向的行业认知,鼓励学生对现代制造行业的深层次探索,激发他们的兴趣并扩展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视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就业能力,帮助同学们做好就业准备与职业生涯规划,培养符合现代企业要求、面向未来的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

未来新工匠

项目周期:2021.08-2023.09

项目金额:人民币70万元

项目伙伴:深圳市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

目标人群:农村小规模学校直接受益校长、教师等200人,青年学者30人,地区骨干教师50人,农村小规模学校间接受益校长、教师等约2,000人,学生约13,000人

项目愿景:多维度、多角度促进联盟内的“交流共享”,提升乡村校长、老师的职业幸福度和工作效能感。协同青年学者和联盟学校“共同发声”,为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优化外部政策环境,为农村教育积累学者人才。

项目概述:本项目旨在从“交流共享”和“对外发声”两个维度深化农村小规模学校联盟的工作体系。项目夯实联盟在情感关怀、资源对接、办学资讯方面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鼓励成员间交流共享,拓展提供基于成员自主议题的“线上答疑会”等线上活动。同时,基于更为完善的联盟服务体系和与项目学校更为密切的协作,结合研究院“青年学者计划”就联盟工作中发现的乡村教育中的重点议题与典型案例开展研究倡导工作,帮助农村小规模学校“对外发声”,从而推动政策优化。

农村小规模联盟发展及研究计划

项目周期:2021.07-2023.06

项目金额:人民币52万元

项目伙伴:深圳市途梦教育公益事业发展中心,浙江省微笑明天慈善基金会

目标人群:赤峰职业学校学生1,133人,湖南省桑植县学生657人, 课程累计影响学生1,790人25,818人次

项目愿景:帮助中学生探索自我,认识到自己的兴趣、特质、能力和价值观;使学生能够进行外部世界探索,探索自己适合什么类型的职业方向,从而更好地了解“我是谁”。

项目概述:项目邀请各行业有经验、有热情的职场人,通过在线视频直播方式,向偏远地区学生分享自己的职业成长路径、生命故事和人生经验,致力于帮助因经济欠发达、信息闭塞而无法获悉职业讯息的学生了解最真实的职业故事,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丰富职业选项,树立生涯志向,并用榜样的力量去驱动学生为了心中的梦想,自信、勇敢地为之努力。同时,途梦团队联合生涯专家研发面向中学生的生涯教育的互联网视频课和教材,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确保生涯教育在学校的科学性、系统性和规范性。

途梦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项目

项目周期:2023.03-2025.03

项目金额:人民币50万元

项目伙伴:宁夏青年公益实践中心(C公益),无锡灵山慈善基金会

目标人群:宁夏与西北地区大学生约12,000人

项目愿景:通过资源引进和朋辈教育的方式,为宁夏乃至西北地区大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激发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欲望、促进其自我认知、创造力、思辨力、与人沟通协作和共情同理等能力的提升、使其敢于探索和实践,同时启蒙青年人公益参与的意识。

项目概述:通过邀请省内外的优秀青年企业家,大学生领袖进入校园分享,对接职场导师一对一回答大学生的职业困惑;招募有想法的宁夏本地大学生通过营会的方式支持他们将想法落地,以此来鼓励宁夏大学生“敢于探索,敢于实践”;现有模式成功地拓宽了受众群体的眼界,提升其自我认知、思辨、共情同理、沟通和团队协作等能力。

C 公益宁夏大学生能力提升项目

项目周期:2023.03-2024.02

项目金额:人民币35万元

项目伙伴:广东省日慈公益基金会

目标人群:36,000名在校大学生

项目愿景:通过大学生同伴支持干预的形式,在大学生群体中形成心理互助机制,有效提升大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

项目概述:项目以社会情感学习为框架,招募有社会责任意识的大学生,由日慈培训赋能使其掌握社会情感培训技能和活动组织力,成为社会情感练习生,依托日慈项研发的“大学生社会情感学习工具箱”,基于校园场景为大学生开展线下倡导活动、工作坊和线上共学活动三类活动,继而帮助大学生掌握社会情感技能,加深自我意识,提升自我管理能力,逐步培育社会责任意识、共情力和人际关系能力,增强大学生心理弹性,减少极端行为和情绪困扰。

心盛计划—大学生心理赋能项目

项目周期:2023.03 -2024.08

项目金额:人民币40万元

项目伙伴:上海益优青年服务中心 ,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

目标人群:约3,000名高校大学生

项目愿景:使大学生系统性了解行业知识,并掌握一系列求职技巧,对自身职业发展有所认知;建立起自身未来求职就业的自信心,能够基于本活动所学所获收获真正的职业机会;拓宽个人视野,对于未来个人发展方向能够有相对明确的下一步行动方向;通过大学生同伴支持干预的形式,在大学生群体中形成心理互助机制,有效提升大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

项目概述:基于大学生当下需求开展项目设计,分层级体验式学习,并基于4P理论开展运营设计,为参与活动的大学生提供针对性高的职业发展内容。通过快速体验多种新兴职业,帮助青年挖掘个人未来职业潜力,树立新的择业观,并基于大学生的兴趣,进行岗位选择及定位,开展课程设计。

青年就业护航计划

项目周期:2023.03-2024.07

项目金额:人民币40万元

项目伙伴:北京青之桥公益基金会

目标人群:约3,500名高校大学生

项目愿景:未来学园项目通过非传统的教育方法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成长支持,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打破界限,提高能力。

项目概述:未来学园项目是希望帮助高校学生了解自己、拓展视野、提升素养、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创新项目。通过线上职业培养底层能力大课,来帮助迷茫的大学生寻找职业方向、增强个人职场竞争力;通过线上导师前辈的生命故事,来陪伴和帮助大学生减轻迷茫和心理压力;通过线下公益实践类体验工作坊,来帮助大学生对慈善公益事业有更深入的认知。

未来学园

项目周期:2023.03 -2024.08

项目金额:人民币50万元

项目伙伴:广州市海珠区蓝信封留守儿童关爱中心 ,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

目标人群:约60,600名高校大学生志愿者与60,000名乡村儿童

项目愿景:提高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公益实践服务后的自身成长

项目概述:通过建立大学生志愿者与乡村儿童成为线上一对一书信笔友的方式,为6万名青年志愿者提供线上参与公益的机会,同时通过提供系列通信课程等方式关注他们在服务过程中的自我成长,提升心理效能。另外,本次项目发展600名高校核心志愿者,为其提供完整的服务学习课程,使其在组织开展公益活动中增强社会责任感。

蓝信封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学习赋能计划

项目周期:2020.01-2023.11

项目金额:人民币200万元

项目伙伴: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

目标人群:青海医学专业尤其是儿科方向的本科生、研究生、规培生;青海地区基层儿科医生

项目愿景:该项目通过系统化、综合化的工作,为青海省儿科医学领域带来综合性和长期性的变化,从而提高儿科医生的数量和质量,更好服务患者,通过民间公益基金的支持来带动政府资金的支持,推动政策变化,从而提升青海欠发达地区儿童癌症诊治和综合控制水平。

项目概述:高质量的儿科医生队伍,是解决儿童重大疾病及其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必备力量。西部地区长期面临着医疗卫生人才数量和质量不足的问题,这导致中国西部地区在多项卫生指标上落后于东中部地区。从2020年开始,博世与新阳光合作开展“博世-联爱青海优医”项目,通过设立儿科医学生奖学金减轻儿科医学生经济负担,促进儿科医学生数量提升;设立儿科优才暑期班和优才暑期见习计划,邀请专家赴青海开展授课培训,组织优秀儿科医学生代表到东部地区儿科医院见习参访;资助青海大学医学院儿科老师外出参加会议和线上线下培训,支持基层医院儿科医生到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进修,举办儿科论坛等多种方式,推动青海地区儿科医疗教育及相关专业医疗服务水平提升 ,惠及更多患者和家庭。

博世—联爱青海优医项目

项目周期:2022.06-2023.04

项目金额:人民币49.85万元

项目伙伴: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

目标人群:约2000名乡村小学语文、数学、英语教师

项目愿景:通过线上线下混合研修,使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项目概述:项目以共创共建的CGUS模式为保障,以助力教师专业发展、推动学校研修模式创新、促进区域研修新常态为目标,采用高校协同、资源共享、自主选学、教师特训、数据驱动、成果沉淀的路径展开。为切实保障实施成效,CIPP评估模型支持下,项目细化教师角色、构建能力模型、匹配研修内容,并对多角色研修活动进行融合设计,以整校推进的形式达成学习与应用的有机整合,生成典型教学案例、校本研修模式等本土化资源。引导师范院校教师与乡村教师形成学习共同体、研究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可持续地助力乡村教师学习力、专业性提升,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繁星计划——乡村教师博爱成长计划2022

项目周期:2021.09-2023.09

项目金额:人民币70万元

项目伙伴:西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海南成美慈善基金会

目标人群: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18所学校2000名学生和40名教师

项目愿景:引入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活动,促进藏区学校及时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推动青海藏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政策革新,进一步实现青海省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的战略目标。

项目概述:青海藏区受自然环境、经济水平的影响教育水平低,学生发展受限,多数学生九年义务教育后回到牧区继续从事传统农牧业,代际贫困的问题无法彻底解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非常薄弱,师生对心理健康意识缺乏,项目致力于推广和普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解决教育资源不平衡的问题。项目期待通过提升藏区学校心理健康工作意识与能力,激发学生自我价值感,自我赋能,促进藏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发展,从而加快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步伐,提高藏区义务教育的质量,提升少数民族人口素质。

青海藏区学校心理赋能计划

项目周期:2021.08-2022.12

项目金额:人民币69.5万元

项目伙伴: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

目标人群:6000名小学3-6年级的学生

项目愿景:所有的孩子都学会自救,有良好的风险感知能力,面对灾害的思考能力和判断力,生存能力。

项目概述:本项目计划开展从2021年8月开始,到2022年12月结束。期间通过开展75场生存训练营和交通安全训练营,提升儿童的风险感知能力、预防能力和应对能力,同时培育15家地方社会组织,能通过此活动完成自我筹款和运营的基本循环;开展6次安全教育认证讲师培训,培育300名以上的安全教育认证讲师,辐射100所学校,提升学校安全教育的有效性;开发地震和火灾幸存者故事与案例集,通过故事的方法传承民间的灾害经验、感受和办法;在8个学校建立儿童安全小组,培训高年级的孩子作为训练营的活动志愿者,来引导低年级的志愿者,排查校园安全风险以及道路交通安全风险。

儿童平安计划

项目周期:2021.09-2022.08

项目金额:人民币47万元

项目伙伴:西安市光源助学公益慈善中心、广东省绿芽乡村妇女发展基金会

目标人群:中西部地区乡村学校3000名中小学生和30名教师

项目愿景:使学生收获正确的性教育知识,促使其做出负责任的选择和行动,在一个多元、友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使当地学校的性教育认识水平提升,推动性教育在当地持续稳定开展。

项目概述:本项目为中西部地区的15所乡村学校的3000名学生、225名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和30名骨干教师提供“性教育双师课堂”赋能支持。通过教师倡导培训、授课培训、直播授课、教学研讨等方式,培养当地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性教育观念,使当地教师逐步建立持续开展性教育课程的能力,最终提升当地学生的性教育知识水平,建立良好的态度和价值观,增强学生应对青春期成长变化、性传播疾病、性侵害、校园暴力的技能,使其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

中西部地区乡村学校性教育双师课堂项目

项目周期:2021.08-2023.05

项目金额:人民币50万元

项目伙伴:北京市晓更助残基金会

目标人群:西安、温州等地区试点学校儿童(含特殊需要儿童)、教师及工作人员

项目愿景:实现心智障碍者及其家庭全面平等融入社会,获得更有尊严的生活。

项目概述:友爱校园行-特殊需要儿童融合教育项目是通过系统的融合德育课程及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学习、体验和行动中实现知行合一,通过儿童的参与来让校园更加友好与融合。项目的实施将促进学校教师的专业支持以及校园内学生之间的自然支持共同支撑,所有人参与其中,共同打造融合的校园环境和友善的校园文化。通过融合绘本课、融合体育娱乐、融合戏剧等实践活动与德育课程,尊重儿童主体性,让教师发挥引导者和协作者的角色,让儿童识别校园中的融合障碍,寻找解决方案,并成为行动者促进改变,让校园更包容、更美好。博世中国慈善中心自2021年8月资助该项目,项目将使西安、温州、厦门、郑州、广州等地试点学校的约6000名儿童与250名教师及工作人员受益。

友爱校园行—特殊需要儿童融合教育

项目周期:2021.08-2023.12

项目金额:人民币52万元

项目伙伴:昆明市呈贡区是光四季诗歌青少年服务中心

目标人群: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三至八年级乡村学生与乡村教师

项目愿景:通过诗歌,让乡村孩子实现自由情感表达,成为悦纳自己、热爱生活的未来乡村建设者

项目概述:昆明市呈贡区是光四季诗歌青少年服务中心,是国内首家规模最大的乡村诗歌教育公益组织。“是光”从2016年10月开始服务于乡村儿童,通过为三至八年级当地教师提供系统诗歌课程工具包和培训,解决乡村孩子缺乏情感表达渠道和心灵关注的问题。“四季诗歌”以一年为一个周期,每年分设“春光课”、“夏影课”、“秋日课”和“冬阳课”四期,每期课程共三课时并配套以每日5-10分钟的晨读课程,营造专业、自由的诗歌学习环境。博世中国慈善中心自2021年8月开始资助该项目,通过课程研发、对乡村诗歌教师培训、平台搭建等方式,5400余名乡村儿童将享受持续两年的诗歌课堂,昌宁县7个乡镇乡村教师将接受线上线下培训约500人次,项目将使乡村儿童自尊、自信心、感受力、表达力有所提升,师生关系加以改善,乡村教师对学生情感表达关注提升并做出积极的反应。

大山里的小诗人

项目周期:2021.08-2023.03

项目金额:人民币31万元

项目伙伴:上海仁德基金会

目标人群:云南、重庆等地区青春期留守女童(11-15岁)

项目愿景:改善留守女童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卫生状况,帮助她们健康成长

项目概述:偏远地区的青春期留守女童,在初潮来临时,由于物资缺乏,粗布条、脏棉絮、甚至是硬纸,都成为其应对生理期的方法;初遇一系列生理反应,她们焦虑、孤僻、不自信。由于缺少健康的生理呵护,女孩容易感染生理疾病,同时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在缺乏外在引导关怀的情况下,常常滋生心理问题。“春柳计划”针对偏远地区青春期留守女童,通过构建3个“1”的生理期关怀,为她们创造一片健康的、多层呵护的成长空间。3个“1”包括:1套“春柳卫生包”、1套春柳课堂、1套春柳关爱陪伴,通过硬性支持与软性服务,助力生理期留守女童健康成长。博世中国慈善中心自2021年8月开始资助该项目,项目将使约1000位偏远地区青春期留守女童受益,帮助她们获得基础的生理期卫生知识,普及防性侵安全意识,识别并防范潜在危险,妥善应对青春期身体变化和心理波动,提高留守女童人际交往能力。

春柳计划—关爱青春期留守女童

项目周期:2018.7-2020.12

项目金额:人民币70万元

项目伙伴:北京歌路营慈善基金会

目标人群:100所农村寄宿制学校的25474名住校生

项目愿景:通过睡前故事干预,降低住校生孤独、不安、躁动等负面情绪,提高农村寄宿学校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项目概述:基于叙事和故事疗愈流派的影响,歌路营在2013年提出《新一千零一夜》项目,希望在研究102所学校农村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开发适宜农村学生特点和需求的疗愈性1001个睡前故事,每晚播放给寄宿孩子,温暖陪伴他们度过6年孤独睡前时光,以此达到改善他们心理健康的目的。博世中国慈善中心自2018年开始资助该项目,歌路营利用已有的专业能力和产品,以及与六家在地公益机构合作,共同搭建农村寄宿留守儿童心灵帮扶网络,陪伴中国中西部农村100所农村寄宿制学校25000余名农村住校生的健康成长。

新一千零一夜—农村贫困地区寄宿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项目周期:2018.8-2018.11; 2019.3-2019.9

项目金额:人民币55万元

项目伙伴:上海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目标人群:乡村教师

项目愿景:通过培训乡村教师,助力教育公平

项目概述:博爱教师成长计划起源于2015年博世中国“希望的希望”教师培训项目,2018年博世中国慈善中心开始与上海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展开合作并更名为“博爱教师成长计划”。项目通过引入丰富的教育资源与STEM教育、财商教育等教学理念,对乡村老师进行为期一周的线下培训与参访,通过培训开拓乡村老师们的眼界,提升教育理念,搭建沟通网络,激发老师们的工作热情,从而进一步提升乡村学校的教育水平,使更多乡村学校的学生受益。

博爱教师成长计划

项目周期:2018.9-2019.8

项目金额:人民币56.98万元

项目伙伴:上海百特教育咨询中心、无锡灵山慈善基金会

目标人群:甘肃 15所乡村学校 30个班级的 1200名学生以及 15所学校中的 30名教师。

项目愿景:和家长、教师一起陪伴孩子成长为会选择、懂规则、更自信自立的经济公民,成就更好未来。

项目概述:本项目是为甘肃省的 15所乡村学校 30个班级的 1200名学生、30位教师提供方便实用的“财商教育赋能包”,旨在引导当地教师以情景化、参与式教学的方式,开展一学年的课,帮助孩子通过体验活动、阅读分享和同伴学习的方式,提升其目标、责任、成本、规则、规划等意识和能力,增强其批判性思维、清晰表达能力和行动改变能力,为其独立自信地面对未来生活做好准备。

西部财商赋能计划

项目周期:2018.7-2019.10

项目金额:人民币76万元

项目伙伴:北京市红丹丹视障文化服务中心、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目标人群:全国7所盲校140位视障学生(烟台、大连、四平、保定、南京、青岛、德州)

项目愿景:让视障青少年拥有对未来多样性发展的能力和信心

项目概述:盲生“声音梦想”援助计划是针对视障青少年发展设计的声音语言职业发展教育支持计划。项目在7所盲校(四平、大连、烟台、芜湖、青岛、南京、德州)设立声音梦想教室,首次开展专业语言艺术基础课程并完成了10万字《视障青少年语言基础训练参考教材》的编撰。项目的顺利实施为视障青少年实现声音语言就业的梦想提供了机会,开拓了视障群体就业的新途径。

盲生“声音梦想”援助计划

项目周期:2018.9-2020.8

项目金额:人民币100万元

项目伙伴:上海浦东新区第一反应志愿服务中心、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

目标人群:约200位教师和 28000名学生

项目愿景:让互助互救成为中国社会新常态

项目概述:第一反应®特别开发“儿童安全第一课”课程及配套教具,为老师提供标准教具包和教学手册,同时为孩子们提供课程所需学生包,每位老师需在期限内完成100个孩子的授课目标。

第一反应安全第一课

项目周期:2019.1-2021.8

项目金额:人民币100万元

项目伙伴:北京为华而教公益发展中心、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

目标人群:遍布湖南、四川、重庆、陕西、山西等省市的优秀师范毕业生约90人

项目愿景:集结和支持优秀青年到乡村任教,培养促进中国教育公平的领导者,推动中国教育健康发展。

项目概述:未来教育家项目是目前国内领先的一个项目。针对返乡师范生的职后培养和支持的教育公益项目,由为中国而教于2011年首创。该项目针对农村教育的改善亟需优秀教师而设计,从应届或毕业两年内、回到基层(县/乡镇中学、乡村小学)任教的优秀师范生中甄选有农村教育使命感、积极进取的优秀人才,为其搭建支持平台,提供培训、交流、展示等机会,帮助其在最初的2年更好地胜任基层教育工作,同时保持对教育的热情,突破环境限制,不断磨练自己的品格与能力,推动他们持续为农村教育做出贡献,促进教育公平与社会发展。同时倡导优秀人才到农村任教的积极社会风气。

为中国而教“未来教育家”——返乡优秀师范毕业生优选、支持、培训、发展项目

项目周期:2018.08-2019.06

项目金额:人民币40万元

项目伙伴:上海杨浦区赋启青年发展中心

目标人群:上海杨浦区(随迁子女为主的中学为主)100名学生

项目愿景:做中国最有影响力的能力建设与生涯发展青年组织。

项目概述:该项目旨在通过体验式教育课程帮助随迁子女融入社会环境,解决他们的生涯教育问题。首先,基于随迁子女的情况设计出“爱的力量”个人成长模型,为课程设计奠定理论依据。其次,根据随迁子女所在不同年龄阶段,设计了“爱我新声—自我探索焕新计划”、“爱我同声—伙伴互助同行计划”和“爱TA共声—社会服务共融计划”三大系列课程。此外,还打造了赋权、发现、打开、探索、发声五阶段课程模型。希望通过“为爱发声”计划帮助上海随迁子女改变现状,实现社会融入,弥补生涯教育的缺失。

为爱发声——随迁子女社会融入与发展计划

项目周期:2018.06 - 2019.09

项目金额:人民币92万元

项目伙伴:21世纪教育研究院、西部阳光基金会

目标人群:参与计划的农村小规模学校老师约3000人

项目愿景:鼓励乡村教师、学校形成共同体,引领当地乡村教育发展

项目概述:针对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在专业发展中的不同需要,组织每年线下2次集中培训和长期针对性的线上交流,以任务驱动专业成长和能力提升,指导、陪伴农村小规模学校联盟会员学校的校长、老师发现自我潜能、参与课堂变革、进行教育改善, 增进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职业归属感与自信心;培育5所有探索动力、发展潜力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并为之提供系统的改善方案和公益支持,并形成可操作、可推广的经验,从而影响更多的农村小规模学校。

农村小规模学校联盟学校成长计划

项目周期:2018.08 - 2019.09

项目金额:人民币50万元

项目伙伴:北京憨福儿公益基金会

目标人群:75人(心智障碍者15人,家庭成员60人)

项目愿景:助力憨福儿就业为使命,给其终生教育

项目概述:本项目创新地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学校学一半,工作岗位上学一半。这种模式对于心智障碍者来说训练效果最好,但少有企业愿意为他们提供真实工作环境作为训练场所。本项目在北京憨福儿就业工厂为受益对象提供全面职业转衔教育,包括基本工作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能力教育。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帮助心智障碍者学习相应的劳动技能并培养基本工作人格,帮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价值,进而带动更多社会公众和企业了解并支持心智障碍者就业。

憨福儿职业转衔教育支持计划

项目周期: 2011年至今

项目金额:人民币2152万元

项目伙伴:上海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重庆大学,湖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青岛大学,山东理工大学,暨南大学,江南大学

项目概述:博世大学新生助学金项目设立于博世中国慈善中心成立之初,旨在为刚刚步入大学的贫困新生提供2000-5000元的助学金,缓解莘莘学子初入校园时的经济压力,帮助他们更好地投入校园学习生活。项目开展至今,已有近3000名学生受益。 2016年起,在助学金的基础上,博世增设了圆梦基金,为助学金学生的课题实践、社会创新、创业梦想等提供辅导与小额资金。

博世大学新生助学金

项目周期:2015.6-2018.8

项目金额:人民币640万元

项目伙伴: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

目标人群:新疆阿勒泰地区3-6岁幼儿

项目愿景:在中国农村贫困地区普及幼儿学前教育

项目概述:项目依据阿勒泰地区发展规划,结合牧民定居点,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通过闲置校舍、村委会办公室、以及租用民房等,以“走读”形式为3—6岁幼儿提供免费学前教育,开设山村双语幼儿园。项目通过为幼教志愿者发放补贴、组织培训,购置幼儿园设备、幼教玩具、幼儿加餐等多种形式提升山村幼儿园的办园质量。阿勒泰地区山村幼儿园计划的实施,解决了离中心幼儿园远而无法接受学前教育的适龄幼儿上园难的问题,给当地农牧地区幼儿提供了公平发展的机会。

阿勒泰山村幼儿园

项目周期:2016.9-2019.12

项目金额:人民币215万元

项目伙伴: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

目标人群:国内3-14岁长期住院儿童

项目愿景:保护3-14岁长期住院儿童的教育权利和发展权利,减少重大疾病带来的负面影响,填补长期住院儿童的教育服务和发展性服务的空白。

项目概述:针对白血病患儿长期治疗后的学校教育脱轨问题,新阳光病房学校为患儿制定了一整套长期住院儿童跨学科社会干预模式。病房学校通过住院适应课程,帮助患儿尽快适应医院内部的环境;通过艺术、游戏课程,提高患儿人际交往能力以及社会适应力,帮助患儿在治疗结束后顺利回归学校及社会生活。该项目资金已支持全国6省共12间病房学校的建设与运营。

新阳光病房学校